什么是苯教?
苯教,苯教的“苯”只是藏文的音译,雍仲苯教简称“苯教”,是辛饶弥沃所传的教法,雍仲苯教发源于西藏古象雄的“冈底斯山”和“玛旁雍错湖”一带。
苯教史
象雄古王国建立于公元前1500年到西元元年之间的铁器时代,于645年亡于吐蕃王朝。雍仲苯教是古象雄文化的传承者。
《吐蕃王统世系明鉴》记载:“自聂赤赞普至墀杰脱赞之间凡二十六代,均以苯教护持国政。”作为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苯教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苯教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仪式,都源自苯教文化。据介绍,《苯教大藏经》现存178部,包括《律》74部,《经》70部,《续》26部,《库》8部。据《西藏王统记》《朵堆》等典籍记载,辛饶弥沃祖师对过去原始苯教进行了许多变革,创建雍仲苯教。
苯教标志
“目前的藏传佛教形成了四大教派: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和格鲁派。其中宁玛派是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教派,格鲁派最年轻,但却是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教派。”
苯教称谓由来
苯教原名为“苯波教”,是藏民族的原始宗教,在苯教的泛灵论体系中有神、人、魔三类,魔伤害人类,人祭祀和供养神灵以驱除魔,保人平安。巫师和繁复的苯教仪轨就成了沟通神、人、魔的媒介;它又将世界分为天、地、地狱三界,天上的神为“赞”,地上的神为“年”,地狱的神为“鲁”。藏族先民认为族群里最强的人是天神之子,即“赞普”。
苯教的主要标志为“雍仲恰辛”,它由两个“卍”连接在一起组成。这个金制雍仲钤记,表示“本”无变无灭,象征证得雍仲之藏及具十八文义。据苯教《雍仲业尽》一书记载:“从太古斯巴传来的恰辛,由通晓十八藏之辛饶,常持不离身、旋绕诸宗之上,能使雍仲苯教立胜幢,常断邪见疑惑皆威慑。”“雍仲恰辛”的字面释义为:“雍”表示胜义无生;“仲”表示世俗无灭;“恰”表示降灭邪见;“辛”表示引入解脱,恰辛两端的雍仲符号,象征显密两宗,居中的连接处的两朵莲花包象征无上大圆满。
苯教分类
苯教大体上可分两种:原始苯教和雍仲苯教。原始苯教又称为“斯巴本”,当今还无法确定原始斯巴苯教的创始人是谁,但可以肯定的是“苯教”一词并非和辛饶弥沃祖师的教理同时产生,大概在石器时代,辛饶弥沃祖师出生之前,中亚地区就已经盛行着各种各样的原始信仰,那就是被统称为原始苯教的多神崇拜,这个时期被藏地学者称为“多苯时期”或“笃苯时期”。有:“龙苯”、“赞苯”、“祭苯”、“占卜苯”、“招财苯”、“魔苯”、“沐浴苯”等三十多种原始苯教。原始苯教的巫师们为民众禳解灾祸,祛除病邪,拥有众多的信徒。这证明“苯教”一词其含义涵盖范围非常广,原始苯教和流传于中亚、东北亚、美洲印第安部落的“萨满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雍仲苯教:辛饶弥沃在改革原始苯教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教法并创建了新的宗教,使苯教得以统一。这个新的宗教叫做“雍仲苯教”而有别于原始苯教,因为雍仲苯教最传统的法帽“噶尔莫泽杰”(译为“胜尖白帽”)是白色的,因此早期的雍仲苯教曾被称作白帽苯教或白帽圣教。雍仲苯教的教法又分两种,即雍仲旧苯和雍仲新苯。雍仲旧苯源自于辛饶弥沃古老的传承,它严格保持着纯正的雍仲传统,有其独特的大圆满传承体系。雍仲新苯:是雍仲苯教后期和印度佛教(主要是和宁玛派)互相影响和交融而形成的新派传统,新苯的塑像风格和修行方法融入了一些印度佛教的元素。现存苯教主要的家族传承或寺系传承如:辛、智、西、美乌、巴、琼等,有的虽然也融合了一些新苯教法,但他们着重传承的还是纯净的古苯教法。当然,也有一些苯教寺院是把新本和古本混在一起修持的。辛饶弥沃祖师创立的雍仲苯教与原始的苯教的区别还在于:当辛饶弥沃从象雄来蕃地传教时,他已经有系统的理论和相应的教规,而这时原始苯教还并未成系统。辛饶弥沃根据当时人们的心理特点,并没有直接废除原始苯教,而是善巧地吸收原始苯教并对其进行大量改革。比如原始苯教中包括医术、天文、历算、地理、占卦、超度、梦兆、招财、招福、石碑铭文、雕刻以及沐浴等仪轨,直到现在仍然被藏地的一些村民以防止来自人和动物的疾病,或者用于带来日常生活中的利益。以上世间法被雍仲苯教列为“因四乘”,辛饶弥沃还融入了他自己创立的教法“果四乘”和“无上乘”共为“九乘次第”。另外,原始苯教中杀牲血祭等劣习遭到了辛饶弥沃的反对,他采用糌粑和酥油捏成各种彩线花盘的形式来代替原始苯教中要杀生祭祀的动物并取得了成功:叫做“堆”或“耶”。这就是朵玛和酥油花的最初起源。朵玛和酥油花不仅被苯教徒而且被其他藏传佛教教派广泛用来做供品并成为藏传佛教的一大特色。虽然杀生祭祀的劣习至今在藏区及其周边还存在,但这并非辛饶弥沃的教理所允许的。因此,辛饶弥沃的改革不仅减少了当时藏地大量杀生祭祀的劣习,还对西藏后期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和有益的影响。原始苯教是一种多神信仰,没有明确的教主;后来发展到辛饶弥沃创立的雍仲苯教时期,苯教变得系统化并有了一套明确的教规和理论:雍仲苯教的大圆满教主是普贤王如来(衮德桑波),苯教语教主是辛饶弥沃,意教主是古象雄的苯教高僧占巴南卡。苯教中心寺院曼日寺原址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境内,1959年寺庙和僧尼受到了破坏,但部分文物得以保存。西藏于1984年在曼日寺的旧址上恢复重建了曼日寺,文物得到回归。
三教九流,里面有许多现在还用得上的思想。
确实有很多文化吧
好久不见,凯哥。今天翻起QQ列表又想起之前和你的往事,这一下子已经快10年了。
第一次听说苯教这个词,涨知识了
现在很多博客都不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