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最美的308个建筑
作者:吴晋
排版:朱丽娜
ISBN:9787115404374本书由人民邮电出版社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中国最美的308个建筑.jpg
1.由于前殿之宏伟,加上始皇之帝业,故以后凡帝王之居皆称为“宫殿”。“宫”指一组宫殿建筑的全部,“殿”则是指宫中的重要建筑。

2.在中国现存宫殿中,有一座极为特殊的宫殿,即西藏自治区的布达拉宫。它曾是集宗教与行政于一体的宫殿。

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山,屹立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是中国藏族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相传在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即王之意)松赞干布为了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在这里兴建了宫室。现在山顶上的法王洞内,尚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等人的塑像。

宫殿是根据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规律设计和建造的,墙基宽而坚固,墙基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屋内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组成撑架。铺地和盖屋顶用的材料是一种叫做“阿尔嘎”的硬土,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都有天窗,便于采光,调节空气。宫内的柱梁上有各种雕刻,墙壁上的彩色壁画面积有2500余平方米。宫内还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或绸缎上彩绘的唐卡以及历代文物。

3.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古塔为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塔”原为梵文stupa音译,意为“坟冢”,本为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舍利(即遗骨)的建筑。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灭度后百年,阿育王以佛舍利建起84000座塔以示尊崇,佛寺建塔之风才逐渐盛行起来。塔在印度有两种形式:一为埋葬佛舍利的“堵波”,属于坟冢性质;二为没有舍利的“支提”,属于塔庙性质。中国现存的寺塔多为前者。佛塔是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而逐渐兴起的。塔传入我国后与我国建筑和文化传统相结合,发展成中国式寺塔。

4.传说,最初的佛塔数量极少,只有在佛陀的出生地、成佛地、传法地、涅槃地等八个地方才建塔供奉舍利(佛典上称为“八大灵塔”)。由于八个堵波远不能满足信徒们礼佛的需要,所以佛徒在各地又建起了许多堵波,后来演化成藏佛像、佛经的建筑,为佛教建筑中颇具特色的一种建筑类型,与佛寺、石窟同为佛教三大建筑。塔表现出3种不同的佛教类型意义,第一类是“真身舍利塔”,为供奉舍利子的塔;第二类是“法身舍利塔”,为供奉佛经的塔;第三类是“墓塔”,是为修行高深、功德圆满的历代高僧建造的墓塔。

5.传说,最初的佛塔数量极少,只有在佛陀的出生地、成佛地、传法地、涅槃地等八个地方才建塔供奉舍利(佛典上称为“八大灵塔”)。由于八个堵波远不能满足信徒们礼佛的需要,所以佛徒在各地又建起了许多堵波,后来演化成藏佛像、佛经的建筑,为佛教建筑中颇具特色的一种建筑类型,与佛寺、石窟同为佛教三大建筑。塔表现出3种不同的佛教类型意义,第一类是“真身舍利塔”,为供奉舍利子的塔;第二类是“法身舍利塔”,为供奉佛经的塔;第三类是“墓塔”,是为修行高深、功德圆满的历代高僧建造的墓塔。

6.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兴建时主要用于存放高僧玄奘从印度带回的佛像和佛经。此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改建时添为十层,现存七层,高64米。从第一层往上逐层内收,形如方锥体,非常稳固。塔内设木梯楼板,可以逐层上登,远眺四方。大雁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具有明显的盛唐时代风格,既是寺庙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珍贵实物。

7.楼阁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建筑,“楼,重房也”“阁,楼也”。意思就是说,楼阁一般都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建筑,且都以木质为主要建筑材料。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

8.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它的建筑艺术价值无与伦比。

9.陵墓建筑作为封建皇帝的地下王国,完全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原则建造,一直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和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态。其建筑表现不仅有模仿皇宫建设令人瞩目的地上建筑,还有奢侈豪华的地下墓穴建筑。

君王的坟墓称为“陵”,是从战国中期开始的,它首先出现在赵、楚、秦等国。由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王权的不断加强,当时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国王的坟墓,建造得越来越高大宽阔,状似山陵,坟墓也因此被称为“陵”。最早称墓为“陵”的记载是《史记·赵世家》:公元前335年,赵肃侯“起寿陵”。西周以前,帝王坟墓多为木椁大墓,地面是不封不树。秦以前,对先王的祭祀不在墓地进行,因此,陵墓建筑还没有祭祀殿之类的建筑。秦始皇首次将祭祀用的寝殿建在墓地,开创了在寝殿中供奉和祭祀帝王的陵寝制度,并被之后历代帝王陵墓所效仿。

10.平遥的民居是山西平遥古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平遥民居规模不一、类型多样,但其平面布局都是四合院形式的。四合院坐北朝南,正房向南,东、西两侧是厢房,正房对面的房子是倒座。简单的四合院通过横向或纵向扩展,就可以形成多种组合形式。纵向串联的院落,各院之间有垂花门或过厅连接;横向并联的院落显示了院落间的主从关系,形成了正、偏院。在平遥古城,有许多比较有名的民居。

11.蒙古包是适应游牧生活方式而建造的装配式可移动的居住建筑,是内蒙古自治区典型的传统民居之一,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蒙古包构造简单,轻便耐用,易于拆装,便于迁移,可就地取材。其骨架由统一参数的“哈那”(墙,沿蒙古包周边设置可伸缩的网状木杆架)、“陶脑”(天井,蒙古包顶上的天窗圆木杆)、“乌尼”(顶架,是连接哈那和陶脑的木杆,即椽条)等标准构件组成。

12.拙政园为明代御史王献臣弃官归乡后所建,取“拙者为政”之意。建园时,王献臣曾请著名画家文征明为其设计。王献臣死后,园主人频繁更换。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进驻苏州,拙政园为忠王府。拙政园与避暑山庄、留园、颐和园齐名,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如今的园貌多为清末时所建成,占地55000余平方米,开放面积为48000余平方米,是目前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