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寂寞是一门学问
任何人全面对生活的时候,都无法逃避两件事情:一是适应生活,二是认识自我。为了第一件事,人们必须去人群中寻找认同感;为了第二件,人们必须懂得自省和思索。如果一个人不能认识自己,也就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寂寞的魅力正在这里!
任何人全面对生活的时候,都无法逃避两件事情:一是适应生活,二是认识自我。为了第一件事,人们必须去人群中寻找认同感;为了第二件,人们必须懂得自省和思索。如果一个人不能认识自己,也就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寂寞的魅力正在这里!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
本文标题:《感受寂寞是一门学问》
本文链接:http://www.noteet.com/159.html
骈文[pián wén]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古代汉民族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1] 。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
寂寞是一种自由的境界、智慧的境界、超凡脱俗的境界,也是交错着痛苦的人生境界。